塑料真空袋的生产是一个多环节协同的精密过程,需通过原料准备、复合加工、制袋成型、抽气封口、质量检测、包装存储六大核心步骤,结合严格的工艺控制,确保产品具备高阻隔性、耐穿刺性和密封性。以下是具体环节及关键要点:

一、原料准备与预处理
原料选择
基础薄膜:根据需求选择PET(聚酯)、NY(尼龙)、PE(聚乙烯)、PP(聚丙烯)等,需符合食品级或工业级标准。
功能层材料:
铝箔(AL):用于高阻隔需求,阻隔氧气和光线。
EVOH(乙烯-乙烯醇共聚物):提供优异氧气阻隔性能。
防静电剂:用于电子元器件包装,防止静电积聚。
助剂:添加抗氧化剂、紫外线吸收剂等,提升产品稳定性。
原料检验
检查薄膜厚度、均匀性、透明度,确保无破损或杂质。
测试铝箔的阻隔性能(如氧气透过率、水蒸气透过率)。
预处理
电晕处理:对薄膜表面进行电晕放电,提高表面张力,增强印刷和复合粘合力。
分切:将大卷原料分切成指定宽度,便于后续加工。
二、复合加工(多层结构形成)
干式复合法
工艺:将不同薄膜通过胶黏剂(如聚氨酯胶)层压,经烘干固化形成多层结构。
优点:适用于复杂结构(如PET/AL/PE),粘合强度高。
注意:需控制胶黏剂涂布量,避免溶剂残留。
共挤复合法
工艺:通过多层共挤模头,将不同塑料(如PA、PE、EVOH)同时挤出,一次成型为多层薄膜。
优点:无胶水复合,更环保,层间结合紧密。
应用:高温蒸煮袋、无菌包装。
铝箔复合
工艺:在复合结构中加入铝箔层,通常采用干式复合或热熔复合。
关键:确保铝箔平整无褶皱,避免阻隔性能下降。
三、制袋成型
印刷
工艺:采用凹版印刷或柔版印刷,在薄膜表面印刷图案、文字或品牌标识。
要求:色彩鲜艳、图案清晰,符合食品安全标准(如使用无毒油墨)。
制袋
热封制袋:通过高频热封或超声波热封,将复合薄膜焊接成袋状。
封口强度:需达到行业标准(如拉力测试≥10N/15mm)。
封口宽度:通常为8-12mm,确保密封性。
裁切:根据设计尺寸裁切袋体,控制误差在±0.5mm以内。
特殊结构:
自立袋:底部折边设计,需精确控制折边角度和深度。
拉链袋:在袋口安装可重复开合的拉链,需确保拉链与袋体粘合牢固。
四、抽气与封口
抽气机制
设备:使用真空泵或手动抽气泵,通过袋体一侧的抽气口抽出内部空气。
真空度:通常需达到-0.08MPa以下,确保袋内氧气残留量<0.5%。
封口处理
热封:对抽气后的袋口进行二次热封,防止漏气。
夹链封口:拉链袋需确保拉链闭合紧密,无缝隙。
易撕口设计:在袋体边缘设置锯齿状易撕口,方便用户开启。
五、质量检测
外观检查
检查袋体是否平整、无褶皱、无破损。
确认印刷图案清晰、无错位或漏印。
密封性测试
负压法:将袋体浸入水中,抽真空至-0.06MPa,观察是否漏气。
正压法:向袋内充气至0.03MPa,检查封口处是否膨胀或泄漏。
阻隔性测试
氧气透过率测试:使用氧透气仪,检测袋体氧气透过量(应<5cm³/(m²·24h))。
水蒸气透过率测试:检测袋体水蒸气透过量(应<2g/(m²·24h))。
物理性能测试
拉力测试:检测封口强度和袋体抗拉强度。
跌落测试:模拟运输过程中的跌落,检查袋体是否破损。
六、包装与存储
内包装
将合格产品用PE薄膜或纸箱包装,防止划伤或污染。
外包装
使用瓦楞纸箱,标注产品规格、批次、生产日期等信息。
存储条件
温度:5-35℃,避免高温导致材料变形。
湿度:<65%,防止铝箔层受潮氧化。
堆放:高度不超过1.5米,避免重压导致袋体变形。